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走進達州 > 行在達州
一、景點介紹
1、景點概述
真佛山位于四川達州市達川區城南30余公里的七里峽山脈中段的福善鄉境內。屬于國家aaaa級風景區。
真佛山相傳是如來佛祖下凡投胎化為孝子,取名蔣德化,自幼以孝善為本,曾五次割股療親和救治當地百姓,后落發為僧,在此自立佛堂,修建廟宇,取名“德化寺”,從此揚名千里,香火日益鼎盛。據縣志記載,清乾隆年間(1785年)高坪寨蔣姓農民一面修行司道,一面行醫種藥,治愈者數以百計,不取酬,人稱“蔣善人”,亦稱“蔣活佛”。蔣遂在高坪寨上自立“德化寺”,庶民百始云集上山朝拜,籌資建廟。時值綏定(今達州市)知府孫某婚后暮年無子,便前往焚香求子,巧遇有應,深信靈感顯圣,贊曰“乃真佛也”,即下令大興土木擴“德化寺”為三個殿,并親書“真佛山”,因而得名。
美妙神奇的傳說,是德化寺盛的由來,德化寺正殿上菩薩排座次,蔣善人居于正中,如來佛屈居左側,這在中國眾多的佛教廟寺中是獨有無二。蔣善人主張“以德化眾,忠孝為本”,在佛教中獨樹一旗,于是自稱是如來轉世。蔣善人與釋迦“合二為一”把佛教教義與忠孝之道自然形成一學說。真佛山寺廟十王殿有一幅對聯:“忠孝由來即真佛,乾坤不老此靈山”。把佛教與忠孝這一關系刻畫得一明二白。忠孝,是我國儒家自古倡導的道德規范,修身齊家之訓,早已深入人心。蔣善人避開佛教的玄機妙理,把深奧難懂的佛教哲學思想跟佛學傳統的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歸結為高明的“忠孝”二字。這樣傳播佛理,通俗易懂,無疑是最能群眾所接受,也最為群眾所歡迎。蔣善人乃如來化身,提倡“忠孝”二字,很快就傳播開了。蔣善人的弟子把這種忠孝德化即佛學信仰核心的理論,定名為“青云派”,納入佛教禪宗。從而真佛山寺廟宣揚忠孝德化,名聲不脛而走。一些自詡為有忠孝操守的人,先后曾來此山朝拜,書寫撰文,題匾聯對。這其中,最為世人熟知的北洋軍吳佩俘,他被國民黨革命軍擊敗后,帶著秘書長等一行數十人,輾轉來川,由當時的川陜辦防督辦劉存厚陪同,拜謁了真佛山。真佛山就因所謂如來轉世的蔣善人,建德化寺,而名揚千里,至今每年農歷六月十九日,舉辦朝山會,拜佛敬香的人牽成了線。諸神龕前,善男信女獻的香火,明燃閃亮,煙霧縈繞,別地方,敬神只燒紙,唯獨“真佛”廟,還允許燃放鞭炮。于是,鐘磐聲、佛號聲、鞭炮聲,此伏彼起,不絕于耳,宗教氣氛十分濃。
風景區主要由德化寺、玉佛寺、金剛寺、凌云寨等人文景觀,以及胭脂湖、三仙石、海螺洞、蓮花庵、云華山、刀脊梁等自然景觀構成。與德化寺遙遙相對的一佛寺雙塔,造形別致,工藝精湛,塔高21層,可謂全國之最。古廟、石塔、林海、秀峰、溶洞、湖水渾然一體,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淳樸深厚的民情風俗內涵。
真佛山寺廟建筑約15000平方米,占地400余畝。整個寺廟依山取勢,幾座殿堂錯落有致地分布于山腰、山頂之間,寺周古樹蒼柏相擁,林木蔥籠,鳥語蟲鳴,使人有“萬籟此皆寂,唯聞鐘磬聲”之感。寺廟由“玉皇殿”、“天子殿”、“金剛殿”、“大雄寶殿”組成。真佛山景區除寺廟外,還有青松蔥郁、云海浩瀚的云華山,蔣善人出身地“一佛寺”,拔地而起高聳入云的雙石塔,白蓮教起義的凌云寨,胭脂湖奇特怪異的石筍。整個景區集山、林、水、洞、廟于一體,奇、險、幽、峻應有盡有。
在福善鄉場趕場趕得還很紅火,過去叫“佛祿街”,托真佛山之祿,為燒香拜之人服務,也為寺廟僧徒提供方便,后來將“佛”改為“福”,謂之曰:從善便有福,有福必從善,故為福善。
從“真佛山風景區”大門上山,有1118級石階筆直伸向寺廟大門,猶如半空垂下的掛云梯,梯寬32米,兩旁香樟古柏蒼松夾道。右側依山就勢,建有一亭,飛檐翹角,典雅玲瓏。這個亭名望龍亭。祖傳德化寺建修時,民工很多,山上缺水,一天來一位道士,自稱有遣水之功,他口念秘訣,在徒梯子頂端倒扣一個酒杯,并向眾民工說,在七天內不要動這個杯子,方能涌出泉水。道士走后,第六天上,有一個民工將杯揭開,不見有水,可聽到到潺潺的流水聲音。第七天道士來到現場,見杯已揭開,說:東海龍王已動身送水,剛走到半路,由于你們心不誠,提早揭開了杯子,龍王大怒而歸。眾民工為表示誠意,將此地命名望龍咀,并建有望龍亭,朝夕望龍來。歷經數百年,不知有多少人來這里望龍來,雖沒有看見龍,可另有一番情趣。
寺廟大門有6根6面大石柱構成牌坊式山門,其上正中嵌刻“真佛山”三個鎏金大字,特別醒目;其下兩旁各書一字“勝”、“境”。石柱楹聯題一妙對:“何處尋蓬島瑤臺,只山水清奇,長留四時佳景;此即是洞天福地,看云霞縹緲涌出萬朵蓮花”。由寺門往上,依次為前殿、中殿、后殿。
前殿為玉皇殿,面積約2000平方米。正中是玉皇大帝,兩旁立著四大天王。對面為戲樓,樓頂呈半圓形,起回音作用;戲臺底部大梁飾七組戲劇人物的木雕圖象,其間樓臺亭閣,高低遠近,層次分明,小巧玲瓏,人物形態容貌各異,衣褶條紋清晰,維妙維肖,神情動人。正殿門墻,均為木雕,人物鳥獸花草林木,應有盡有。
中殿為天子殿,亦叫“十五殿”,是真佛山的佛心。殿門上橫書“洞天福地”,門旁門聯“乾坤不老此靈山,忠孝由來即真佛”。殿門上嵌刻浮雕龍虎像。右側墻上書一米見方的“福”字,前來燒香拜佛者,無不蒙上雙眼緩步向前虔心摸“福”。進入殿內有大小神像300余尊。中殿左右側有一群造形奇特的和尚塔墓,計有100余尊。
出中殿后門,沿陡直的百級石梯直上便是真佛山最高的后殿。殿門正中“儼然天竺”四個大字赫然醒目。后殿內建筑由一大殿和兩小殿構成,構思巧妙,各具特色。前小殿設有樂樓,后小殿叫關帝閣,供文武二神像。小殿與大殿之間的兩側是禪房。殿內屋脊翹檐,千姿百態的鳥、獸聳于殿之上,形成殿中有塔,塔在殿中的獨特建筑風格。在石塔外的右偏殿內,有三尊菩薩的蓮花寶座,均以整段檀木精雕細鏤為四層,除鏤有各式花紋外,還飾有“唐僧取經圖”,圖案精美,工藝精湛。
附于大雄寶殿的鐘鼓樓高約20米,四層,層層各具特色。1933年制作的大鼓直徑1.43米,置于第三層;1827年鑄的大鐵鐘,口徑1.47米,置于第四層。
真佛山三大殿及寺門,均系六面石柱支架,石柱面寬22-25cm,高8-14m不等,均為無接頭的完整石柱。據統計,寺內石柱有36根。三殿建筑,是川東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寺廟,建筑藝術、建筑風格,以及寺內的雕塑藝術,都是川東地區絕無僅有的,是一座藝術寶庫。在全川的寺廟中,也是建筑藝術最特別的寺廟之一。
2、詩詞
(1)題真佛山
作者:李萬斌
六合四角桂香亭,聽松樓外羅鼓堂。仰圣近仙坊相聯,迎佛殿旁怡心園。
望龍亭接棲鳳廊,訪儒閣見孝善圖。神水井通佛影潭,問道苑處騰紫煙。
(2)真佛山詩三首
作者:何光表
真佛山即興
應真佛山方丈船福大師之邀,偕妻上山。
尋幽訪勝遠郊行,攜妻叩廟上高坪。此山靈秀游人羨,誰道佛靈不是真。
游真佛山途中
路沒連天處,林深四月寒。遠眺阡陌畫,美景勝江南。
游真佛山再題
萬山滴翠罩濃煙,寺在危巖綠峰巔。登高恰似臨仙境,鐘罄聲響暮云邊。
二、交通
1、自駕:1. 從市區進入通達東路;沿通達東路行駛310米,右轉進入漢興街;沿漢興街行駛350米,右轉進入萬達路;沿萬達路行駛240米,右轉進入七星街;沿七星街行駛810米,右轉;行駛310米,稍向左轉;行駛5.4公里,右前方轉彎;行駛80米,左前方轉彎;行駛6.2公里,左前方轉彎;行駛390米,右轉進入s202;沿s202行駛5.1公里,右前方轉彎;行駛40米,左前方轉彎;行駛90米,右前方轉彎;行駛2.3公里,左前方轉彎;行駛6.1公里,稍向右轉;行駛500米,左前方轉彎;行駛60米,到達終點。
2、公共交通:從達州南客站坐車到福善鎮,再乘車或步行上真佛山。
三、購物
(1)購物店:達州老城區荷葉街達州賓館旁特色商品購物點眾多,另有沃爾瑪、新世紀、北山等大型超市。
(2)特色旅游商品:燈影牛肉等。
四、餐飲
(1)餐飲店:達州城內餐飲店眾多,中餐、火鍋、湯鍋、小吃等樣樣俱全。三圣宮、南外好吃街均有眾多餐飲店。
(2)特色菜、名小吃:石鍋魚、七星椒鹵菜、碧綠鄉村雞、酸湯抄手鴨、石梯蒸魚、沸騰騰腸、大風菌香羊肉湯、綏定清湯牛肉、功夫牛肉、惠芳水餃、石磨豆腐裹、金玉三鮮粥、陳金貴湯圓。
(3)餐飲名店:紅館火鍋、老地方酒樓、知味苑、惠芳酒樓、石磨豆花、富圓大酒店、達縣大西洋海鮮大酒樓。
五、住宿
達州賓館 地址:荷葉街318號
電話:0818——2122347
華夏康年大酒店 地址:華蜀南路366號
電話:0818——2127777
華夏大酒店 地址:大北街172號
電話:0818——2128888
凱悅酒店 地址:通川南路5號
電話:0818——2399999
沁園春商務酒店 地址:西環路568號
電話:0818——2638881
悅華酒店 地址:通川中路15號
電話:0818——2142998
蓮花湖賓館 地址:蓮花湖公園內
電話:0818——2630398
高望都賓館 地址:西外鳳凰大道中段
電話:0818——8011111
建華賓館 地址:來鳳路新建巷63號
電話:0818——2122043
達縣賓館 地址:達州市文化街79號
電話:0818——2123225
雙獅賓館 地址:通川北路259號
電話:0818——2389228
天逸溫泉酒店 地址:朝陽中路369號
電話:0818——8093000
華陽大酒店 地址:紅旗路76號
電話:0818——2638111
富圓大酒店 地址:紅旗路99號
電話:0818——215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