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走進達州 > 吃在達州
天道者道法自然,茶道者品鑒天地。天道即茶道,以茶悟天,感四時變換,淡泊于心。巴山有奇茶,只手工采摘芽葉于明前,片片滴露,葉葉流香。承制后,其形若山雀之舌,其香浸肺入腹,其色碧翠欲滴,其味唇此生花。好事人曰: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州。好物者曰:只緣清香成清趣,全因濃釅有濃情。
四川省萬源市生奇富硒茶葉有限公司,位于青山綠水、空氣純凈的大巴山腹地,是一家集茶葉生產、加工、開發、科研于一體的專業性茶葉生產企業。公司擁有百余家原茶生產基地,茶園面積1200余畝,采用茶葉清潔化生產加工工藝和專業的知識技術隊伍,是萬源市名優茶生產先進企業。
在生奇富硒茶葉有限公司,我們親眼目睹了公司法人代表張生奇傳奇般的經歷和生奇富硒茶葉公司的發展變遷。已近60的張生奇,一家三代以種茶為生。早年,其父帶著一家大小從開江遷到萬源草壩茶場。年僅8歲的張生奇從小隨父種茶、制茶,跟著父親挑著擔擔賣茶。品嘗了茶農的辛酸和不易;1968年,高中畢業的張生奇進了草壩國營茶場,后考入西南農業大學茶學系,畢業后回到茶場,從技術員到副場長、場長。1987年與西南農業大學聯合研制巴山雀舌名優茶的開發;1991年參加中國科技成果博覽會獲金獎。在北京前門飯店開了新聞發布會。當時《人民日報》、《科技日報》、《光明日報》等二十幾家報紙都對巴山雀舌作了相應報道;《科技日報》還以“巴山飛出金鳳凰”專題報道了巴山雀舌。這之后,張生奇又萌生了對富硒茶的研制開發,萬源地處大巴山南麓秦巴富硒的核心帶,土壤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而硒被科學家稱之為人體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他不辭辛勞,終日奔波在茶場,與科研人員一道,檢測土壤、認證,三年后,萬源富硒茶被正式認證為“四川富硒名茶之鄉”稱號,而張生奇本人也獲省政府頒發的科技成果獎,為萬源茶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7年,張生奇因病離開了草壩茶場。然而,對茶業那份揮之不去的依戀,讓張生奇決定再次走出來,自辦茶廠。他靠三、四千元起家,于1998年創辦了第一家民營茶葉公司,沒錢買設備,就靠傳統的手工制作完成原始積累。用手揉、用電炒鍋炒,在旺季要40-50人制作,一人一天也才搓了2斤-3斤。就是從這樣的家庭作坊式生產開始,從最早的產值20萬到現在2000萬元。張生奇父子硬是靠對茶葉事業執著的信念,完成了從傳統工藝到現代機械生產的轉變,一路風雨一路歌。到2003年,其注冊商標成了達州知名品牌,獲四川省質量信譽知名企業。產品遠銷重慶、上海、陜西等地。
其產品生奇雀舌,采用清明前一芽一葉初展幼嫩芽葉,其外形扁平伸直,色澤黃綠顯毫、滋味鮮爽回甘、清香持久、湯色杏綠清澈,葉底嫩勻成朵,似山雀之舌,其珍品,沖泡后,婷婷玉立于杯中,觀之似雨后春筍,品之心曠神怡,深受消費者喜愛,會品茶飲茶者皆稱之為“真茶至純”。
說到生奇雀舌的未來,生奇雀舌的第三代傳人,同樣畢業于茶學專業的張光明更是信心百倍:有萬源市委、市政府搭臺,我們有深厚的茶業文化歷史和發展優勢。生奇雀舌必將會走得更高、更遠,力爭充當巴山茶企的排頭兵和領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