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走進達州 > 達州商情
市委書記焦偉俠親自擔任達宣快速通道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要求“要讓主城區與衛星城市動起來、連起來、活起來、通暢起來。”
如果把達州比作一個人的心臟,那周邊的縣城就是這個人的四肢,縱橫其間的主干道就是主動脈。主動脈不通暢,整個達州城市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
受制于地理結構制約和較為落后的交通狀況,達州主城對周邊縣城的輻射帶動不強,城鄉的協調發展不均衡,這些一直是達州發展的短板。在我市歷屆兩會上,很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就此提出意見和建議。
近年來,隨著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達陜、達萬等多條高速公路相繼通車,主城區與周邊縣城實現了點對點的快速連接。在新一輪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我市更明確提出要將宣漢縣打造成為達州主城區的衛星城市,形成一體化發展格局,構建大都市城市群。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打通城市的主動脈,強化輻射帶動,拉大城市框架。對此,市委書記焦偉俠要求:“要讓主城區與衛星城市動起來、連起來、活起來、通暢起來。”
按照這樣的思路,我市將達(州)宣(漢)快速通道作為市委、市政府實施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奮力推進“兩個跨越”,率先實現次級突破,以及大力實施主城區帶動戰略,加速構建“1+2+3+20+83+120”現代城鎮體系,支撐達州實現科學發展、加快發展、追趕跨越的重大戰略舉措,被列為2013年全市25個重大工程項目之首,焦偉俠親自擔任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并深入沿線察看研究相關情況,推進工程建設進度。
作為省道201線的重要組成路段,達宣快速通道已經列入省交通運輸廳、發改委、財政廳編制的《四川省干線公路聯網暢通工程推進方案》。該項目起點位于達渝高速公路徐家壩互通,經徐家壩、職教園區、洋烈新村、宣漢縣城、下八鄉,止于宣漢縣南壩鎮,路線全長52.57公里,概算總投資57.44億元。對于這樣一條便民路、致富路、幸福路,沿線的居民期盼已久,“我們搭上了災后重建的‘快車’,建起了漂亮的新農村,等新路修通了,日子美得很。”宣漢縣君塘鎮洋烈社區劉明權告訴記者。
目前,達宣快速通道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省交通運輸廳行業審查,地質災害評價、礦產壓覆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已編制完成并送審,水土保持已通過審查,其余專題報告正在抓緊編制。2013年12月18日,達宣快速通道一期工程正式開工,“達宣快速通道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宣漢區位優勢、激發宣漢發展潛能,加快宣漢融入達州主城步伐。”宣漢縣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當前,我市將首先建設達州至宣漢縣城段20.92公里,該段按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技術標準建設,概算總投資28.6億元,全線有18座大橋、4座隧道。目前,控制性工程宣漢縣插旗山段3.4公里和通川區韓家壩段1.5公里正分頭緊張施工,初步計劃2015年建成通車。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通盤考慮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我市已明確將著力構建全國次級綜合交通樞紐,加速建成川渝鄂陜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達宣快速通道項目的順利實施,對于我市構建半小時經濟圈,拓展達州城市發展腹地,拉大城市框架,加速宣漢縣城作為達州衛星城市建設步伐,支撐達州建成一百平方公里、一百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將起到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